- [01-22]·普宁市人民检察院听证公告
- [01-22]·全省检察长会议召开
- [01-21]·检察日报评论员文章:以钉钉子
- [01-20]·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中共
- [01-17]·【图解】一图读懂2025年广东省
- [01-16]·“两高”发布关于办理袭警刑事
- [01-15]·要点来了!全国检察长会议强调
- [01-14]·检察日报社论:推动建设更高水
“如我在办”让办事更方便
——最高检办公厅落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件事”纪实
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各部门内外联系频繁,经常需要向办公厅申请使用“最高人民检察院”印章。这看似简单的用印“一件事”,如果经办人不熟悉申请条件和办理流程,还真可能为了盖个章来来回回折腾好几趟。
如今,最高检机关各部门与办公厅之间工作往来,无论是申请使用印章,还是借阅档案,亦或是收发传真等事项,即便是新进人员,也不用请教他人该怎么办了,只需浏览一下办公厅制作的政务服务“一件事”指南,便可了然于胸,一次性办好。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办公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踏上新征程,党委和政府办公厅应有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
“办公厅是最高检党组的‘前哨’‘后院’,是全国检察机关的‘中枢’。”9月6日,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参加办公厅第三党支部主题教育学习交流时强调,要把讲政治融入办公厅履职全过程,在求真务实、担当实干上走在前、作表率,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件事”,以办公室工作现代化服务检察工作现代化。
9月19日,最高检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全国党委和政府秘书长会议精神,研究加强检察机关办公室工作,应勇检察长再次强调在综合管理中坚持“高质效办成每一件事”。
9月23日以来,最高检很多工作人员发现,办公厅在检察内网陆续发布了首批14项政务服务“一件事”,包括核稿“一件事”、申请使用印章“一件事”、会议报名“一件事”、申领换发工作证“一件事”、传真发送“一件事”、档案借阅“一件事”、参观人民检察博物馆“一件事”等等。受益于“一件事”改革,不少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更加明晰、手续进一步简化,所需时间明显减少了。
便捷
节省双方办公时间
“办公厅的核心职能是‘服务’——服务领导决策、服务检察业务、服务机关和基层。最高检党组提出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应勇检察长两次要求办公厅‘高质效办成每一件事’。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还是需要做实的具体工作要求。办公厅作为政务服务部门,什么是高质效?如何实现高质效?我们一直在努力破题。”最高检办公厅负责同志说。
10月12日,最高检机关各部门办公室集体研讨“以横向一体履职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据了解,办公厅向最高检机关各部门广泛征求意见后,对承担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了梳理,从机关各部门的视角,将高频事项作为“一件事”,以高质效办好为目标,将每个“一件事”散见于多个文件中的规定进行整合优化,实行一次告知申请条件、一张表格申报、一次性线上线下受理,并落实首办负责,明确审核时限,优化审核流程和反馈方式,尽可能减少环节、减少材料、减少跑动,全面提升政务服务的便捷度、体验度、满意度。
征求意见过程中,最高检第三检察厅办公室的张川同志表示,机关各部门承办会议,每次会前都要统计参会人员的基本情况,这个工作可以由软件完成,省去电话问、手动记、手动汇总的工作。
说者有心,听者有意。办公厅着眼于会议报名“一件事”,基于政务微信设计了一款会议报名小程序。会议承办人员通过扫描“会议报名”小程序新建会议,填写会议名称、时间、参会人员范围等有关信息,生成二维码,并在相关微信工作群内发布。各部门只需扫描该二维码,填写信息即可完成报名。
“会议报名小程序避免了反复沟通确认,节省了双方的时间。”谈起最近会议报名的变化,最高检新闻办公室综合协调处处长韩雅堃深有感触,“以前组织报名是在微信群接龙,群里消息多了,通知容易被淹没,如果落下了,会议承办方就得来电催问。有时会议报名通知发布较为密集,极易‘打乱仗’。”这个小程序对会议承办方也很“友好”。办公厅秘书处处长陈婧说:“过去通知开会,一般是一对一打电话,对方确定人员后又打电话反馈。我们每天不是在打电话就是在接电话。后来在微信群里接龙,方便一些了,但参会人员的姓名、单位还是要自己重新录入到电脑里。现在有小程序就更简单了,报名情况一键生成,一目了然。”
高效
从“上门找”变成“找上门”
9月23日申领换发工作证“一件事”在内网上线后,一时间办公厅迎来了密集申领新工作证潮。“以前不知道去哪儿办、怎么办,怕麻烦就算了。有的同志当副处长时的工作证,当了厅长还在用,十几年没换过。现在机关来了新同志或者刚调整岗位的同志,办公厅会主动致电,提示可换工作证了,‘上门找’服务,变成了‘找上门’服务。”
记者了解到,首批14项“一件事”的办理时限很多为“即来即办”,一些较难掌握办理进度的工作,还明确了最长时限和反馈方式。比如,有的文件需要立即递送至相关单位。以往,文件送至办公厅后,何时送达外单位,承办人并不掌握。如今,文件送达后,办公厅工作人员会立即电话反馈机关相关部门,心里更有底了。
高质效办好“一件事”,办公厅人员就要走出舒适圈,自我加压、苦练“内功”,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水平,推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在第九检察厅办公室主任范向利看来,这是一种“自卷”精神,方便别人、辛苦自己。
在这种“你追我赶”的氛围中,有些复杂的工作也压缩了办理时限。比如核稿“一件事”,以最高检名义印发的公文,按程序都需要办公厅进行审核。公文审核须把住政治关、政策关、法律关、文字关,压力之大自不必说。两年前出台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文审核办法》规定,一般公文的审核时间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重要公文的审核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但核稿“一件事”要求做到即来即核,将一般公文和重要公文的审核时间分别压缩为1个工作日和3个工作日。据了解,实践中基本做到了当天审核完毕。
规范
“服务到家”的体验
“服务工作,首先要把自己摆进去,将心比心、情同此心。如果是我来办公厅办这件事,怎样最方便,怎样感受最好?每位同志都要有‘如我在办’的意识。”这是办公厅内部讨论时形成的共识。
办公厅立足于“用户思维”“受众视角”进行“一件事”改革,不仅让办事更方便快捷,也让很多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得更规范。
有的事项,比如档案借阅,需要厅里几个层级审签;有的还涉及办公厅几个处室,过去都是来办事的同志自己逐个去找。办公厅总值班室主任曹建介绍,这种情况今后就不会有了。“凡是需要内部送审的,由办公厅首办人员承办。无论办公厅内部需要多少个程序、多少个处室、多少个人审核,对前来办事的同志而言,就只是‘一件事’。我们如果不想多跑路,那就只有尽可能压缩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
9月26日,北京市西城区部分退休老干部参观人民检察博物馆。
人民检察博物馆日益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热门打卡地。记者了解到,虽然人民检察博物馆“火了”,可不少同事都没去看过,因为不知道怎么预约。如今,通过检察内网“机关办事”栏目预约,工作人员不仅能当天处理完毕,还会向申请人电话反馈。这种“服务到家”的变化,既规范又便捷,获得了不少好评。据了解,今年以来人民检察博物馆接待量是去年同期的15倍,为历年接待参观人数之最。
“办公厅提出高质效办好政务服务‘一件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不仅是一句口号,还有具体的工作举措和工作机制。这些都体现了办公厅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让服务保障更加到位的主动作为,方便全院同志更加高效地做好工作。”最高检第十检察厅厅长那艳芳表示,“办公厅发挥中枢作用,给全院提供了示范。我们要向办公厅学习,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落到实处,以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去认真对待本职工作中每一件具体的小事,这样才能聚沙成塔,把为人民服务的大事做好。”
“政务服务是否优质高效,‘感受’的主体是办事人,是机关各部门的同事,‘判卷人’也只能是机关各部门的同事,而不是办公厅工作人员自己认为高质效就可以了。我们接受大家的监督。”“下一步,将根据运行情况,对‘一件事’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努力让政务服务更规范更便捷。”办公厅负责同志在机关各部门办公室主任座谈会上如此表示。
做好一件事,才能做好更多的事。做好每个“一件事”,才能做好检察工作现代化这件大事。如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最高检机关各内设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都在对标“高质效”要求,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谋划高质量发展,努力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更好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检察日报 要闻版